阅读历史 |

第826节(3 / 3)

加入书签

会心甘情愿的继续为朝廷工作。”

“与此同时,朝廷也应该在日后加快对东洲、北洲的人口迁徙,另外对东洲和北洲的宣慰司还要加以限制。”

“日后若是有新式的武器出现,必须要以本土的军队为主,始终让本土领先海外,这样才能在海外发生暴乱时抢占先机。”

“此外,尤其需要注意船工和军械局工匠的流动,一旦他们出走海外,将是朝廷莫大的损失。”

朱瞻壑话音落下,朱高煦对他询问道:“两大洲距离大明始终太远,若是朕要册封你的兄弟前往当地,你是什么看法?”

“儿臣对几位弟弟十分信任,但其余藩王……”朱瞻壑声音压低,表明了意思,也没说的太明显。

“人言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

“你有这想法也正常,你的兄弟和子嗣若是足够多,那倒也没什么,若是太少,那就不太行了。”

朱高煦没说太明显,需要朱瞻壑自己领悟。

朱瞻壑闻言作揖,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上前为朱高煦斟茶,朱高煦也提起朱笔打开了那一本本奏疏。

扶危济困

“卖报卖报,江南铁路即将勘察结束,铁路贯通江南!”“卖报卖报!”

“给我一份!”

“我要一份……”

四月,随着第二季度的《大明报》刊发,江南普通百姓直到这时才知道了江南即将修建铁路的事情。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商贾和平民百姓来说,铁路他们已经不陌生,但对于繁华之地的江西、浙江各地,他们却只在报纸上见到过火车和铁路的素描图,并不知道火车和铁路长什么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