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节(3 / 3)

加入书签

这件事情,其实也不能全怪刘毕。

一开始杨若谦和其他合作商觉得这部山寨电影能赚钱的逻辑和其他山寨产品差不多,凭蹭热度的低宣发费用和低廉的制作成本,只要有一点市场,都能很轻松的回血赚钱。

可是从这些视频的播放量看,好像大家对这部烂片本身的兴趣也十分大啊!

很快,系统就“封杀”这个问题,给出了简略的回答。

【如果要强行封杀劣迹艺人,发表过极端不正当言论的艺人,亦或是其他符合条例(详细条例参考第202条)的人,可用公司资金报销,将不被判定为恶意竞争】

“不行啊……”

现在杨若谦的心腹大患实在是太多了,再来一个真的顶不住了。

必须马上解决掉。

问题是,硬的方式被系统禁止,软的方式……刘毕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过,他还是一个比较有原则的人。

花钱消灾,未必行的通……而且如果钱花多了,事情“不小心”败露,很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比如更加坚定岿光集团不重名利的谣言,导致观众更加慷慨解囊,哪怕真的拍出来垃圾电影,观众也愿意为爱发电……

“我就不信一个人完全没有弱点。”杨若谦恶狠狠的给法务部打了个电话,给因证据从天而降闲下来的侦探们布置了新的任务。

“所有人,组织全部力量,用合法手段,把‘小刘电影’几个人的详细资料调查出来。嗯,不要骚扰别人,不要触碰别人的隐私。”

面对生死大敌,屡次吃亏的杨总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

要在对手尚未成长起来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面!

哪怕是为了那还没开始筹拍的《流浪蓝星》,也必须将所有隐患都扫除干净。

杨若谦给公司下达了总动员命令,新电影只许失败,不许成功。

安排完工作之后,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碌的杨总检查了一遍最近的安排表,终于是暂时没有其他事情了。

好不容易有了歇息的空挡,杨若谦转过椅子,打开游戏客户端,想趁这个机会赶紧打两把游戏。

然而,对局还没匹配到人,他的手机就显示有一个新来电。

号码是备注过名字的,显然不是陌生人,但问题就是,杨若谦只是感觉有些熟悉,一时间却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十年之后穿回来的人,哪里记得那么清楚……

“完了,一下子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啊……”杨总是体面人,就算不认识,也得强行装作认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