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营销(1 / 4)
“时隔二十三年,朱迪-福斯特重回青春,年近四十的她完美演绎青葱少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什莉-奥尔森和玛丽-奥尔森已经长大!”
“超越前作的重置!《辣妈辣妹》是比《天生一对》更有趣的电影!因为它在给孩子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能让家长回味自己的青春,瞧见当下的迷茫!”
“《辣妈辣妹》是一部令我兴奋的电影,精彩的情节消除了我今年夏天看过的每部烂片的酸味!上映前给我们提供了可以预期的幻想,但最终效果比我们期望的更具魅力和智慧!”
首映礼结束后的第二天,铺天盖地的宣传便如同黑云压境一般,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奥尔森姐妹本就人气无敌,《青春满屋》之后,谨慎的接片方式也维护了她们的口碑。
更别说她们还有大作傍身,《侏罗纪公园》、《西雅图夜未眠》、《勇敢者的游戏》,这些抱着大腿飞升的电影将她们转型道路上的障碍清扫的是一干二净,而之后独挑大梁的《天生一对》,更是以破亿的成绩让她们在圈中站稳了脚跟。
所以,当《辣妈辣妹》那一边倒的好评出现时,甭管是本就关注她们的粉丝,还是知晓她们的群众,全都将自己的目光,投了过来——
“阿什莉和玛丽的新电影终于上映了?”
“wow!去看去看!”
“她们出电影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啊!其它大火的明星哪个不是一年出三部?而她们呢?别说一年一部了!两年一部才是常态!”
“阿什莉和玛丽这种产片速度很正常啦!谁让她们家有个好榜样呢?”
“是啊是啊!就连罗兰都做不到一年一部!那我们又怎么能期望她们加快速度呢?”
只可惜,宛若过年一样的欢庆之声并未持续多久。
在简单的看完新闻报道后,群众也好粉丝也罢,全都冷静了下来。
“啊对了,这部电影讲得是什么?不会又是和《天生一对》那样的亲情吧?”
“当然是啦!”
“这可是迪士尼的电影!它们从来不会打破自己的传统!更别说媒体都爆料了,这是七七年朱迪-福斯特的身份互换的电影重拍,所以……这大概率还是一部讲述亲情的影片。”
“啊?是这样吗?那我不想到影院看了。”
“我也是一样,如果还是同类型的电影,到时候租碟子看也行。”
“今年暑期档的上映线被拉的太长了,我已经看了《碟中谍2》、《惊声尖笑》、《肥佬教授2》,在电影上花了好多钱,如果不是什么突破性的作品,我想我只会等到圣诞档才会光顾影院了,毕竟,今年的形势真的不太好。”
“对对对!之前那些辞职炒股的家伙现在可是想回来上班呢!而我们的老板则想着减员,如果还是老套路,那只能对阿什莉和玛丽说下次一定了……”
“希望她的下一部电影,会更有意思吧。”
这,就是媒体想要宣发爆点的原因。
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在引发经济危机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质量骤然下降,最简单的体现便是物价和房价的相应上涨,失业率的飙升,在工资的上涨速度触及不到当下人们的平均消费水准时,娱乐,这个最容易被割舍的消费,就成了人们最喜欢摒弃的玩意。
九九年的夏天,《幽灵的威胁》和《灵异第六感》合力卷走了七点五个亿,剩下的《王牌大贱谍2》、《泰山》、《冒牌奶爸》更是凭借着同样属性的喜剧模式赚的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就连《女巫布莱尔》都能骗走将近一点五个亿的票房。
可到零零年时,《碟中谍2》触及到的两个亿,就已经是当下市场的天花板了,而之后的《角斗士》、《完美风暴》、《危机四伏》……没有一个能够打破常规。
就像二十年后那样,在猪肉、禽蛋零售价小幅上涨的同时,即便电影院开业了,那也得慎重考虑,而在看了《八佰》和《信条》后,《花木兰》也只能是顺势放弃。
同样,在做出决定要看《夺冠》和《姜子牙》时。
《我和我的家乡》与《急先锋》,那只能是say good bye。
没办法嘛……
生活所迫!
兜里没钱!
一张电影票都能买一斤猪肉了,三场电影一看,都能去吃两屉包子了!
要是在多哔哔几句,兴许商家还能把你送上头条呢!
这种大势,不是某个人能解决的。
而要是有人真能解决这种问题,那得嘞,这家伙绝对会比懂王多连任两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辣妈辣妹》没有什么特殊的亮点,那除了奥尔森姐妹的死忠粉外,是不会有普罗大众去主动买单的,可问题是,迪士尼本来就是求稳的公司。
所以,死循环便出现了。
迪士尼不会主动造梗,这一世没有变成小太妹的奥尔森姐妹本身就没梗,如此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