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节(2 / 3)

加入书签

查。

萩原研二赞叹地鼓掌:“以你的年龄来说,真的很厉害啊,刚才那孩子也发现了这三个疑点……现在的小孩子还真是不容小觑。”

服部平次痛心疾首:“可恶,我果然来晚了……他现在在哪?!”

望着滑雪下山的服部平次的背影,萩原研二收回了安抚小孩子的笑容,叹了口气。

唉……明明他都想办法跟了上来,结果人还是死了……

但他又没办法说服剧组不坐缆车……

就在这时候,萩原研二感觉自己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查看邮件,发现是自己那不知道在干什么,但确实一直给他发情报的搭档。

【有人录像了,我看了一下,上缆车的那个人,不是那个男演员。】

萩原研二:“…………”

你是看录像,我甚至就在旁边看的真人,我都没有发现……

寒川深流的眼睛到底怎么长的?!

--------------------

地雷加更!终于快还完了!

这本大概预计写100w+字吧,现在大概才到一半左右

还想写各种if的番外,比如寒川跟警校组同期的if之类的,以及穿原作什么的梗……

美国22年死于枪杀的人数是44186……

工藤新一还不知道薄叶也认识另一个初中生呢

等过几年服部跟他分享这个案子

柯南:……???你说的那个人我怎么好像也认识……

屑薄叶

因为死者是个演员,上缆车前,一直有很多粉丝在他附近,有拍照的,也有直接拿录像机录的,在缺乏监控的情况下,这些都是重要资料,萩原研二本来也打算一会儿去那边找人问一下,看看有没有谁的录像能拿来,让他们看看细节。

他当时虽然也在一旁观察了,但人的记忆可能会有偏差,而且有录像可能就有证据,也更方便一点。

没想到他还没下山呢,小深流就已经把这个重要情报查出来告诉他了。

如果上缆车的人不是死者,那死者是怎么出现在缆车上的?

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一开始就在上面,一个是中途上的缆车——

无数细节在萩原研二的脑海中拼凑出了可能性。

接下来他需要的,就只是去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遗憾的是,山形县的刑警们不太乐意让萩原研二插手自己这边的案子,配合度上面差了一些。

侦探先于警察破案,固然令他们痛苦,但其他辖区的刑警替他们破案,更让人难以接受。

好在竞争归竞争,想破案找到凶手的想法达成了一致,就是萩原研二指挥不动这里的警察,只能通过负责的刑警中转,导致效率有点低。

比起有指挥才有行动的警察们,自由的两个初中生效率就高多了,又是查录像,又是看演员以前的电影和花絮什么的,十分忙碌。

终于,所有的疑问都被解开了,服部平次立刻冲向警察的临时办公室,工藤新一也问来了负责这个案子的刑警的电话。

两人几乎是同时,一个在警察的面前,一个在电话里,讲解这个案子的作案手法。

“所以,凶手就是替身演员三俣先生!因为死者不愿意暴露自己滑雪水平一般这件事,让三俣先生戴上帽子假发和挡风镜后假扮他,在粉丝面前滑雪耍帅,然后再背着装着死者的包,把死者带到半空中杀害……因为死者瘦骨如柴连60斤都不到,所以对三俣来说很轻松……”

服部平次洋洋洒洒地说完,发现气氛异常的沉默。

“……呃,我有哪里说的不对吗?”

“没有什么不对。”三俣先生面无表情,“只是在你来之前,警察刚刚说完,大家已经震惊过了。”

服部平次:“……”

电话另一头的工藤新一:“……”

萩原研二笑着打圆场:“你们也有帮忙上忙啊,比如你们发现了伪造枪声的机关什么的,都很有用……我们这里,主要是导演早就知道手法,所以来协助警方破案了。”

萩原研二调查途中,他很敏锐地发现导演的态度不对劲,不是杀完人后的紧张,而是很迟疑要不要说出来的纠结。

于是萩原研二就靠自己的话术跟亲和力,以及已经掌握的线索套话,这才突破了导演的心理防线,把自己怀疑的四年前男演员的杀人手法都告诉了警方。

知道了四年前的杀人手法,再看这个案子,那就好办多了,其他证据还不好说,但三俣假扮男演员上缆车时的衣服都还没脱,只是套了件外套,所以被说穿了作案手法后,也没怎么狡辩,就直接承认了自己是在替四年前那个死者报仇。

就因为男演员担心四年前的那个替身演员赚不到钱后,写回忆录,乱讲他的八卦,为此就杀害了那个人,三俣先生无法原谅这种人渣,既然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